冲刺“保壳” *st公司各秀“财技”。(1)今年前三季度,有20家主板的*st公司营收不足3亿元,创业板、科创板的营收不足1亿元的各有1家。这22家公司中,只有*st恒宇、*st威帝等5家公司净利润为正,其它17家亏损。(2)截至9月30日,共有21家*st公司净资产为负,其中9家公司已进入重整或重整完毕-亚博188网站

冲刺“保壳” *st公司各秀“财技”。(1)今年前三季度,有20家主板的*st公司营收不足3亿元,创业板、科创板的营收不足1亿元的各有1家。这22家公司中,只有*st恒宇、*st威帝等5家公司净利润为正,其它17家亏损。(2)截至9月30日,共有21家*st公司净资产为负,其中9家公司已进入重整或重整完毕

【 时间:2024/12/20 7:56:45】


冲刺“保壳” *st公司各秀“财技” 2024年12月20日 03:15 上海证券报   □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有20家主板的*st公司营收不足3亿元,创业板、科创板的营收不足1亿元的各有1家。这22家公司中,只有*st恒宇、*st威帝等5家公司净利润为正   □ 截至9月30日,共有21家*st公司净资产为负,其中9家公司已进入重整或重整完毕   ◎李五强   年关将至,*st公司一年一度的“保壳战”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由于退市新规的实行,今年的“保壳战”更为激烈。   2024年4月,沪深交易所修订完善了相关退市规则,主板亏损公司营业收入指标要求从1亿元提高至3亿元,创业板、科创板则维持1亿元不变。财务类强制退市修改后规则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即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将成为首个适用的年度报告。   压力之下,*st公司为避免触及退市红线,大秀“财技”,各显神通。   做大营收,“抠”出利润   *st同洲(6.120, 0.29, 4.97%)的操作颇受关注。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仅为7639.79万元,同比下降50.08%,但到了第三季度,公司业绩“突飞猛进”,实现营收1.61亿元,同比增长208.5%;净利润达到2181万元,同比增长343.71%。   12月5日,*st同洲的一则诉讼公告揭示了背后的操作“技巧”。公司于2024年9月与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采购协议,涉及ib网卡和高性能服务器主机。*st同洲已履行全部交货义务,但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未能按约支付货款,截至2024年11月12日,欠款金额高达3.998亿元。*st同洲三季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较上半年末突然增加3.85亿元,达4.59亿元;应付账款也较上半年末增加3.38亿元。这显然与大额合同相关。   *st同洲证券部人士告诉记者,该合同是贸易业务,公司面临“保壳”压力,希望抓住每一个赚钱的业务。然而,9月签订的合同,在不到两个月后就涉及诉讼。一旦该合同出现问题,公司财务状况或急剧恶化。   *st贤丰(1.900, -0.10, -5.00%)(维权)也在为达到3亿元营收的目标而努力。今年前三季度,*st贤丰营收仅为4555.16万元,净利润为-712.70万元。11月5日,公司控股孙公司遵义康禧元与湄潭日泉农牧、桐梓日泉农牧签订饲料购销协议,对方承诺每年购买饲料不少于10万吨,平均每月不少于8000吨。这一合同的签订,如果按3000元/吨的价格计算,理论上可以为公司带来每年约3亿元的营收。   为履行这一合同,*st贤丰在同一天与遵义日泉饲料及其股东广东天农食品签了饲料厂租赁合同,租赁年产24万吨畜禽配合饲料生产线设备,年租金330万元。此外,*st贤丰还通过控股孙公司江西省高硕航宇租赁覆铜板生产线、厂房及相关配套公辅设施等资产,开展覆铜板生产、研发、销售业务,以增加收入。   *st金时(7.350, -0.12, -1.61%)也在奔着3亿元营收的目标冲刺。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仅为6000余万元。进入四季度,公司连续披露3份储能设备供应合同,涉及金额约3亿元,其中两份合同金额均超过1.3亿元。公司以保密为由,没有披露交易对手信息。   业内人士分析称,在*st公司“保壳”过程中,增加营收是一种常见做法。尤其是在主板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从1亿元营收的最低门槛提高到3亿元以后,保营收的压力更大。但短期突击营收的做法,其可持续性以及是否符合监管要求的主营业务收入认定,是否能够得到审计机构的认可,存在不确定性。   *st威帝采取的是“节衣缩食”的做法。公司通过大幅节省费用来改善财务状况。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管理费用同比下降58.94%,销售费用下降30.52%,研发费用下降23.02%。这些成本控制措施使得*st威帝在前三季度实现了正的净利润,达354.83万元。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有20家主板的*st公司营收不足3亿元,创业板、科创板的营收不足1亿元的公司各有1家。这22家公司中,只有*st恒宇、*st威帝等5家公司净利润为正。   在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的主板*st公司中,*st博信(2.130, -0.11, -4.91%)(维权)、*st龙津(2.570, -0.04, -1.53%)、*st大药(2.980, -0.08, -2.61%)、*st恒立(2.130, -0.05, -2.29%)(维权)、*st京蓝(1.890, 0.01, 0.53%)(维权)、*st和展(3.360, -0.05, -1.47%)(维权)等营收甚至不足1亿元,或面临较大财务类强制退市的风险。*st美讯(1.530, -0.06, -3.77%)(维权)前三季度营收甚至不足1000万元,净利润亏损则超过3000万元,而且公司目前市值缩水至不足5亿元,面临着财务类和交易类退市的双重风险。与*st美讯类似,*st博信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为6446.80万元,净利润亏损达2587.20万元,市值低于5亿元,面临双重退市风险。   “千方百计”促净资产转正   除营收和净利润指标外,净资产也是*st公司必须关注的关键财务指标。据统计,截至9月30日,共有21家*st公司净资产为负,其中9家公司已进入重整或重整完毕。   截至目前,*st开元(5.200, 0.00, 0.00%)、*st名家(3.400, 0.03, 0.89%)、*st景峰(4.200, -0.21, -4.76%)等公司已选定重整投资人,但或很难在今年内完成重整。重整投资人的临时“输血”,成为“保壳”的重要一环。   其中,*st开元在重整投资人深圳嘉道功程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的支持下,获得了无偿赠与的2.3亿元现金资产,预计将使公司的净资产由负转正。   *st名家计划将其账面价值1669.78万元(账面原值1.71亿元)的应收账款以6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深圳领拾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预计将实现4330.22万元的转让收益,这将显著增加*st名家2024年度的净利润和净资产。资料显示,领拾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新余领九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领九投资是*st名家预重整投资人的正选单位,实际产业主体为其执行事务合伙人绿旗科技集团。   *st人乐(6.020, -0.03, -0.50%)则通过公开挂牌转让的方式,出售持有的西安高隆盛和西安配销100%股权,交易价格分别为6.05亿元、2.79亿元,总金额达8.84亿元。交易完成后,预计将使*st人乐的净资产由负转正,改善经营业绩。*st新宁(3.940, 0.01, 0.25%)(维权)则通过定向增发寻求财务改善。12月6日,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拟募集资金4.19亿元。如果定增能在年内完成,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将有所增长,同时债务融资及财务费用金额将大幅减少。   *st嘉寓(1.340, -0.06, -4.29%)在重整投资人解除重整协议后,股价持续下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净资产为-16.91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前三季度,净资产为负的*st公司还有*st吉药(1.850, -0.05, -2.63%)(维权)、*st中程(2.840, -0.11, -3.73%)、*st博信、*st迪威(2.940, 0.11, 3.89%)等。
网站地图